有一个男孩,一直很矮,大家都笑话他长不高。
上学时,他总是坐第一排,班级拍照,他也在第一排。
为了长高,他努力学物理、化学,研究出了一款机器——可以把他人的长高元素,转移到自己身上。
他用机器,到处偷人家的长高元素,结果自己一下子长到了好几米。
周围的人,用怪异的眼神看他,孤立他——他非常难受,躲起来过日子。
有一天,一个浑身色彩的人,和他做朋友,说:“我有一款机器,偷走了别人身上的‘五彩斑斓’,因此我变成了这样,被人孤立。但是我并不害怕。”
接下来,男孩托举浑身色彩的人,在天上画彩虹——天空因此美丽,他们因此找到了人生的价值。
当然,这肯定是一个童话故事。
故事的道理,如庄子说的:“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也。”一些看起来很奇葩的东西,毫无价值,但是你多观察,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有用。
展开剩余83%一定要记住,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。
允许自己“无用”,周围的人才有用。
作为父母,你是不是一直叹息,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才懂事,才有用?
当你五十岁的时候,看到孩子已经成年,却没有像样的工作,也没有什么斗志,真的心都碎了。
看着儿女的难处,你也会给他们一些钱,然后抱怨:“他们居然啃老?”
你有没有想过,是你的强势,长期当家做主,让子女无所适从,沦为了无用的人。
自古慈母多败儿。母亲对子女的爱,延续了很多年,也给了太多,儿女就没用了,就啃老了。
父母开始推出家庭的“家长位置”,大大方方承认自己老了的时候,儿女的责任心立马就上来了。
就是父母的示弱,把儿女逼得强大。
好的家庭,是一代人延续一代人,一代更比一代强。如果上一代不变无用,那下一代就一直无用,也没有可用的地方。
同样,一个小群体,有用的人暗淡了,那么其他的人就有机会上位。实现顺利的交接,群体一直繁荣。
允许身边的人“无用”,你才会舒服。
我们最担心的,不是几公里之外的事情,和自己扯不上关系的人。而是身边人。
看身边人无用,怎么培养,拉扯,都无用,这太着急了。
事实上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。 你是没有办法让他们都有用。
有人做大老板,有人种地,有人就是当保安......不是你可以控制的。
当你接纳了某个人无用的时候,你会发现,自己和他的关系好了。不会再看不顺眼,不会耿耿于怀。
比方说,你的儿子,找了一个不怎么赚钱的儿媳。你不要看不惯,不要说教儿媳,而是想一想“是儿媳,给儿子成家,做爸爸”。
是的,无用的人,是一个无用的面,被你盯着看。而有用的面,你视而不见。换一个角度,无用就是有用,特别舒心。
无用、有用,是事物的两个面,可以交替变化,也是同时存在的。焦虑的时候,转念就好了。
如果有一天,“无用”的东西,用起来了,你会特别厉害。
庄子讲了一个故事:一棵树,歪歪扭扭的,木匠很讨厌。
多年后,树还是歪歪扭扭,不过已经有了索大的树冠。树冠下是一片阴凉,人们来乘凉,还把树当成神树。
无用的树,保全了生命,变成了大树,谁说无用呢?
有个叫北川进的日本人,他很喜欢侦探小说和惊悚片,还常常去表演。
他热爱化学,不过不怎么正经研究。他做化学的理由是“因为化学家能分清甲醇和乙醇”。简单点,就是研究美酒。学习辨别假酒。
他说,大家都研究有用的东西,他就研究没用的东西。
最后,他得了诺贝尔奖。
在接受采访的时候,他说:“还要搞多久,我要去开会了。”是的,大奖也没有什么用。
有句老话:“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意插柳柳成荫。”很多人就是从无用的地方下手,执念去做,最后就成功了。
另一个诺贝尔大奖得主亚吉总结了一个“5%法则”——当95%的人都怀疑你时,总有那坚定的5%能看到你努力的价值。
一件事,5%有用就够了。而这件事对外彰显出来的,是95%都无用。
我们读书十几年,能够有5%的东西,用到职场,就会特别厉害了。
我们的一辈子,有5%的心思,去爱枕边人,夫妻关系就会很好。
我们每天用5%的时间,研究一样东西,同样会有所建树。
每天有5%的精力,去运动,锻炼,身体会很好。
你看看家里,什么东西是无用的,再用起来,就是废物利用,可能打造了一个新行业。
善于发现“无用”,你会生活很富足,充实,因为你的生活中,什么都可以用。
如果有一天,你活得很累,就换一种思路: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
育儿无用,不求子女多大出息,但求做父母的无愧于心。少期待,就多了成长的惊喜。
工作无用,不求大富大贵,就是顺利上下班。久而久之,你会到退休的年龄,工作的回报很高。
聊天无用,不要指望对方能够听你的,而是你表达了,不吐不快。
做好事无用,不要期待回报。如果有人回报你,你还可以拒绝,不需要,这是你的高尚。
但凡种种,都可以给生活松绑,放宽心,打开格局。
发布于:湖南省配资炒股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